节点文献

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的长期监测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孙宏德李军尚惠贤朱平刘淑环刘成祥刘翔

【机构】 吉林省农科院上肥所

【摘要】 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定位监测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有机肥,副区为无机肥,计24区。14年(1980—1993)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区和无肥区,土壤耕层有机质呈缓慢下降趋势,年公顷有机质矿化量为270—480公斤。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耕层有机质呈增加趋势,年公顷有机质生成量为420—640公斤,并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土壤养分的贮备和供应强度,与单施化肥区比,土壤氮磷钾养分增加5—28%,土壤物理性状趋于好转,总孔隙度、田间持水孔隙、通气孔隙增加4—22%,容重下降10—22%。土壤微团聚体发育良好,呈松散柔和的絮状分布。土壤生化性状趋向改善,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增加25—124%,微生物总量高8—27%。玉米高产稳产、公顷产玉米14年平均为8200—8800公斤,比单施化肥区提高10%左右。籽粒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有所提高。公顷施优质有机肥30吨,配施N150公斤,玉米产量达8200公斤,比较经济有效。

【关键词】 黑土肥力肥料效益定位监测
  • 【文献出处】 农业与技术 ,AGRICULTURE & TECHNOLOGY , 编辑部邮箱 ,1995年06期
  • 【分类号】S158
  • 【被引频次】6
  • 【下载频次】10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