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麦类纹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摘要】 麦类纹枯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严重制约着大、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如何进行经济有效的防治,减少其损失,已成为大、小麦生产上极待解决的问题。一、发生特点麦类纹枯病的发生从时间上.对分为冬前发病期和冬后发病期两个重要时期。前者以病菌侵入麦苗为主;后者是在冬前发病的基础上,以病株率迅猛增长的水平扩展和病情指数迅猛加重的垂直扩展为主,并最终造成花秆烂茎、枯孕穗、枯白穗,影响产量和品质。二、病发因素(一)播种期试验表明播种期过早冬前发病期早,麦苗感病率高;播种期迟,冬前发病期晚,麦苗感病率低。(二)温、湿度大、小麦播种后,11月上、中旬如气温高、则麦类组枯病发病期早,气温低,发病期迟。降雨多,发病重;降雨
- 【文献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Bulletin of Agricn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编辑部邮箱 ,1995年05期
- 【分类号】S435.121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