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产时胎儿窘迫的诊断及处理原则探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 胎儿窘迫是分娩期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胎心率异常和羊水污染。产时早期诊断、适当处理能降低难产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本文对产时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988年10月~1991年12月应用分娩监护控制仪自动化监护控制引产、催产256例,其中引产195例,催产61例;初产226例,经产30例,<37孕周2例,37~42孕周206例,≥42孕周48例;引产组产程监控时间平均5.9±2.8小时,催产组2.1±1.3小时;分娩方式:顺产215例(84.0%),经阴助产20例(7.8%),剖宫产21例(8.2%);新生儿体重3278±427g。 1.2 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 正常胎心率120~160bpm,根据异常胎心率和羊水污染程度将胎儿窘迫分为轻、中,重三度。

【关键词】 胎儿窘迫诊断处理原则
  • 【文献出处】 滨州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 编辑部邮箱 ,1995年06期
  • 【分类号】R714.5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1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