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分别兴奋大鼠内侧和外侧缰核引起痛阈的不同改变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组核是边缘前脑至脑子背侧下行通路的枢扭,它在调制痛觉和针刺镇痛中有重要的作用。但不同实验室的结果并不一致。本实验目的在于澄清其中原因。实验在戊巴比妥浅麻和清醒大鼠上进行。应用玻璃微电极微量注射L一谷氨酸到内侧组核和外侧级核,利用多种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的痛阈改变。实验结果发现,兴奋内侧终核时痛阈平均增高53%(P<0.001),而外侧组核兴奋时痛阈平均降低36%(P<0.01),内外侧缰核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痛阈无明显改变(P>0.05),其注射容量的作用范围在光镜下经组织学鉴定证实基本不致于扩散到靶区外,保证了经核不同部位的精确定位。本实验在三种不同动物模型均引起相同性质的痛阈改变,其变化特征和程

  • 【文献出处】 针刺研究 ,Acupuncture Research , 编辑部邮箱 ,1994年Z1期
  • 【分类号】R245.321
  • 【被引频次】12
  • 【下载频次】3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