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简速大豆脲酶活性测定法的探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陈建新刘翠珍

【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

【摘要】 大豆脲酶活性是评价大豆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脲酶活性过高,说明大豆过生,饲喂动物容易引起动物腹泻。脲酶活性太低,说明加工过度,豆粕的某些营养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受到破坏,并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因此,测定豆粕(饼)脲酶活性是饲料厂采购、使用豆粕(饼)时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我国国标GB8622─88规定了大豆制品中脲酶活性测定方法(简称“国标法”),GB10380─89规定饲料用大豆粕(饼)的脲酶活性指数不得超过0.4。国标的检测方法测得的结果很准确,但要求的设备条件及操作人员的素质较高,且较费时,难以在饲料厂普及。饲料厂常常采用简便的脲酶活性测定法,如GoldKist法和美国道尔逊大豆加工厂提出的简

  • 【分类号】S816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22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