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用NMR方法研究杂多酸HPA-23与谷胱甘肽的作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 早在70年代初,人们就发现杂多酸具有抗病毒活性.例如钨锑酸钠[NaSb9W21O86]18-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抗病毒化合物.非常有趣的是最近报道[NH4]18[NaSb9W21O86]·24H2O(结构代号为HPA-23)具有很高的抗爱滋病病毒活性,在法国已进入临床应用.但从分子水平研究杂多酸化合物抗病毒的机理,目前尚未见到国内外报道.而作为病毒可以广义地看作由一个蛋白外壳包裹,内部则为核酸.爱滋病病毒同样由两层蛋白所包裹,与宿主细胞发生吸附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层包络蛋白(GP120),该蛋白的活性组分是一个由8个氨基酸组成

【关键词】 核磁共振杂多酸谷胱甘肽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文献出处】 科学通报 ,C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编辑部邮箱 ,1993年11期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4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