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蝮蛇抗栓酶治疗颈性眩晕38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牛云飞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内科

【摘要】 <正> 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脑缺血症状,中老年常见,以往多侧重于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痉挛、畸形等病机的研究,而忽视了血液粘度这一重要因素。笔者旨在探讨颈性眩晕者血流变学的改变及其抗凝的疗效。 一、临床资料 38例住院病人,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62岁,均符合周孝达主编的《神经科手册·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5月),并排除血液病、冠心病、脑中风、肺心病、糖尿病、高热、泄泻等病证;3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64岁。 二、治疗方法

【关键词】 颈性眩晕蝮蛇抗栓酶
  • 【文献出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 编辑部邮箱 ,1993年S1期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2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