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从连续三茬作物的吸氮量评价两种豆科作物的固氮效果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在一个中等肥力的红油土上,分别在亩施0,1.5,3.0,4.5,6.0,7.5公斤P2O5的基础上,种植小麦、毛苕、豌豆,其后接种玉米、小麦,对三茬作物地上部分所吸收的氮素进行了分析,以估计不同豆科作物的固氮量以及氮、磷肥料对固氮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第三茬作物收获后土壤的供氮水平无明显差异,三茬作物吸收的总氮素可用来衡量豆科作物固氮量的大小.就吸收的氮素进行比较,豌豆和毛苕的固氮量因是否施氮和磷肥用量而有明显差别.就不同施磷水平的平均值来看,每亩毛苕可固定5.44公斤氮素,豌豆可固定4.76~6.04公斤氮素,试验结果与其它方法估计值相近.试验又表明,豆科作物的固氮量随磷肥用量增加而提高,亩施7.5公斤P205者比并未施磷肥的固氮量几乎成倍增长.每施入1公斤P2O5毛苕可多固定0.21公斤氮,豌豆可多固定0.31公斤氮,施用磷肥后再施用氮肥可以明显的抑制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施氮的负作用完全抵消了施磷的正作用.

【关键词】 豆科作物固氮量简接法
  • 【文献出处】 土壤通报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 编辑部邮箱 ,1992年03期
  • 【下载频次】5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