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脂质体导向给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研究(Ⅰ)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本工作在离体大鼠心肌细胞、离体灌流大鼠和家兔心脏模型上,对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导向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进行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细胞可通过融合(Fusion)、内吞(Endocytosis)、吸附(Adsorption)和磷脂分子交换(Exchange)四种方式与脂质体相互作用。细胞摄取脂质体的方式主要取决于脂质体的理化性质。缺氧改变了心肌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方式并增加其摄取能力。缺血心肌组织对脂质体、尤其对带正电荷脂质体的摄取显著增加。其摄取量按序为缺血-再灌注区>梗塞边缘区>非缺血区>梗塞区。上述实验结果提示: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将药物输送到缺血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内。

【关键词】 心脏、心肌细胞心肌缺血缺氯脂质体
  • 【文献出处】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Science in China,Ser.B , 编辑部邮箱 ,1992年02期
  • 【被引频次】8
  • 【下载频次】7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