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玉米DNA导入水稻获得种质变异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万文举张福泉董延瑜

【机构】 湖南农学院湖南农学院

【摘要】 我国水稻育种自70年代杂交水稻投入农业生产后,科技工作者们为了把水稻育种推向新的高度,正在进行“两系法”研究,以及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和超高产育种。近年来,从多穗型育种开始提出大穗型育种。罗海亮育出几个大穗型籼粳亚种间新品系和品种,可数少见的成功例子,但大穗型结实不理想的问题仍然存在。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大穗型的“库”大,而“源”(光合产物)供应不足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我们提出将玉米DNA导入水稻的研究目的有二:(1)将四碳植物(高粱、玉米)的遗传物质导入水稻,从而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增加“源”,提高水稻的产量;(2)为水稻育种探索出一个新的育种方

  • 【文献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1992年03期
  • 【被引频次】39
  • 【下载频次】5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