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震级测定中的若干问题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 前言1935年里克特提出以地震震级作为衡量地震大小的定量方法,是地震学发展中的一次重大进展。它改变了已往用震中烈度作为量度标准的做法。震中烈度I0的定性评定,主要依赖于地面受到的宏观破坏程度,而且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和地表介质的影响很大,地震震级M则是根据从震源处辐射的地震波振幅大小测定的,它与地震能量有直接的联系。里克特开始提出的只是地方性地震震级ML,1939年古登堡与里克特发展了面波震级MS,1945年又提出

  • 【文献出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 编辑部邮箱 ,1989年01期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4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