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祁连山北麓春小麦栽培体系研究与推广
【摘要】 <正> 祁连山北麓海拔1,700—2,600米冷凉灌溉春麦区位居甘肃省河西走廊南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3万亩,占河西地区的44.4%。小麦播种面积210万(其中90%以上为春小麦),占河西地区的42.8%。长期以来,由于本区存在着“粗、薄、旱、草”四大限制因素。因此,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成为河西地区的低产拉腿地区。1980年,本区小麦平均亩产只有178.1公斤,分别比河西沙漠沿线地区和河西平川地区小麦平均亩产247.5公斤和301.8公斤低28%和40.9%。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成为加速发展河西春小麦生产的关键所在。为了尽快改变本区春小麦的低产面貌,自1981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大量科学考察,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逐步完善了“祁连山北麓海拔1.700—2,600米冷凉灌区春小麦栽培技术体系”(以下简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经1984—1986年大面
- 【文献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编辑部邮箱 ,1987年01期
- 【下载频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