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新的异常同工酶在肝癌诊断上的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我们于1986年曾经报道:在肝癌病人血清中发现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三条新的异常同工酶带(5’-NPD-I和5’-NPD-V+Ⅵ).本文报道这三条新的异常同工酶带在肝癌诊断上的意义.在原发性肝癌中,5’-NPD-I阳性率99.2%(234/236),特异性74.9%,而5’-NPD-V+Ⅵ阳性率77.5%(183/236),特异性95.3%.在2例小肝癌中(瘤体直径小于4 cm),5’-NPD-I和5’-NPD-V+Ⅵ都呈强阳性.在转移性肝癌中,5’-NPD-I阳性率86.7%(13/15),而5’-NPD-V+Ⅳ阳性率46.7%(7/15).6例经过根治性切除肝癌的病人,术前血清中都有三条异常同工酶带,而术后三条异常同工酶带全部消失.另6例作姑息性切除肝癌的病人,术前术后,三条异常同工酶带都存在.因此作者认为新的异常同工酶带是肝癌的特异标志物,可以用来诊断肝癌.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