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角膜白斑小鼠同昆明种小鼠的生长繁殖比较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吴敬民

【机构】 辽宁省卫生防疫站

【摘要】 <正> 作者自建立了小鼠遗传性眼裂早期形成与其继发角膜白斑模型品系后,由遗传实验证实了小鼠眼裂早期形成的病态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是一种隐性遗传疾病。当这种隐性基因纯合时,就能使小鼠在胚胎发育的中、后期眼裂逐渐形成(正常健康小鼠无此现象)。幼鼠出生后,因小鼠的眼裂早期形成(正常小鼠2周后才睁眼),上、下眼睑无法闭合,起不到保护眼球的作用,故外界环境中的异物接触角膜,致使角膜干燥、损伤或继发炎症,引起眼科疾病。经观察该品系小鼠的视力均减退,严重者双目失明。为了巩固发展和广泛利用该品系,就必须充分了解在发生角膜白斑病后,是否会影响患鼠自身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繁殖,进一步探讨该品系小鼠和正常健康小鼠的生长、发

  • 【文献出处】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Shanghai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 编辑部邮箱 ,1986年03期
  • 【下载频次】1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