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国伟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摘要】 <正>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以乳汁中白细胞、腺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乳汁成分及理化性状的潜在性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乳腺隐患。据国际奶牛联合会1980年的统计资料,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约50%左右。据报道,日本国的发病率为73.6%;我国一些省的发病率为37.7—79.2%。Forster,T.L.(1977)的研究指出,若以CMT(美国加州奶牛乳房炎试验)阴性为基础,则不同程度地患乳房炎的奶牛(±、+,++、+++),每个乳室每天奶产量分别减少0.96、2.18、3.88和5.74磅。Chashes以相同牛群作对照,通过桶奶CMT试验指出,不同反应等级的每头牛,乳的损失分别为75.29、177.21、269.70、568.47美元。隐性乳房炎使乳的细菌增多,品质降低,有碍公共卫生。Tjasper指出,CMT阳性(++)和强

  • 【文献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Gansu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1986年06期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