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刺梨白粉病研究简报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 刺梨(Rosa roxburgkii)在贵州分布面广,资源丰富,鲜果的Vc含量为841.58~3541.13mg/100g。近年来在野生刺梨的驯化过程中,发现刺梨白粉病较严重。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我们自1983年开始,对刺梨白粉病进行了调查研究。一、刺梨白粉病的初侵染菌源材料与方法:入冬以后,刺梨普遍落叶,但幼苗近地面的叶芽仍不断萌发新叶。为了查明刺梨白粉病菌能否在田间幼苗上度过寒冬,我们分别于1983、1984年冬季,在本院刺梨苗圃基地,定点、定期凋查嫩叶发病率。并于1984年12月上旬,自田间采集新鲜病叶,在大培养皿内用50ppm苯骈咪唑浸湿脱脂棉,将病叶放上面,加皿盖,置于冰箱内,零下1~5℃恒温保绿培养20天,然后取分生孢子用染色法检查孢子成活率;另取分生孢子置于凹玻片的水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11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