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北京怀柔水峪韧性剪切带长英质糜棱岩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异及其地质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 北京怀柔水峪韧性剪切带(F1)由怀柔县北河防口至密云县黑山寺呈北东50°—60°方向展布,倾向南东,倾角30°—40°,主要发育在中生代冷水峪片麻状花岗岩(γ53)、石门山片麻状花岗岩(γ53-1)南部边缘、太古代片麻岩(Ar)和震旦亚代铁岭组碳酸盐岩(Z2t)之中(图1),并被后期相同走向的陡倾的山前正断层切断。残存的近中心地带的界线以F1表示,带宽1—1.5公里。该剪切带的宏观、微观构造特征及古应力值已有报道。本文着重研究该剪切带内外长英质岩石和若干单矿物的氧同位素变异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文献出处】 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编辑部邮箱 ,1985年17期
  • 【被引频次】6
  • 【下载频次】18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