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双氢氯噻嗪在治水泻中的截断功效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蔡芬

【机构】 江苏省建湖县中医院

【摘要】 <正> 现代医学认为腹泻主要是由于肠道运动、吸收和分泌机能失调所致.由于分泌过旺、肠内保存过多的水分,或蠕动加快,肠内容物通过肠道加速,水分不能被充分吸收,均可使排便频繁、粪质稀薄.在分析现代医学对腹泻发生机理的观点时,发现和祖国医学关于泄泻为水谷不分、并走大肠的理论有相似之处,这就为治疗上可互相借鉴提供了依据.腹泻中大便水分多,杂有少量粪便为“水泻”.中医临床多以“利小便以实大便”、“急开支河”之法奏效.由此联想到西药双氢氯噻嗪作用(又称双克)较强、较快而持久,口服后1~2小时即可出现利尿作用,4~6小时达高峰,持续8~12小时.笔者试用双克25mg口服,一次可截断水泻.这是双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

  • 【文献出处】 蚌埠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 编辑部邮箱 ,1985年02期
  • 【下载频次】1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