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国际上震级测定某些问题及佘山台震级测定情况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叶家鑫黄金贵

【机构】 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

【摘要】 <正> 把数学引入地震震级研究,仅是1935年由里克特(Richter)创立了里克特近震震级ML 标度后才揭开序幕的。十年后,由古登堡(B.Gutenberg)用20秒周期的面波定义了面波震级 MS,公式为:MS=logA+1.656log△°+1.818+C(20°≤△≤130°)(1)式中 A 定义为:A=(AN2+AE21/2,AN 与 AE 分别表示两个水平分量的最大振幅,请注意,它常常可以从地震图的不同时刻量得,而不要在同一时刻!当只有一个分量可用时,要将振幅值乘上1.4(即21/2)才行。这与人们后来理解的,如我国国家局71年发的《统一震级标度的暂行办法》和78年的《地震台站观测规范》则规定:“要取同一时刻,或相差在1/8周期之内”,做法是一致的。

  • 【文献出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 编辑部邮箱 ,1983年04期
  • 【下载频次】1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