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霉菌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一、用林县粮食中分离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Link)发霉玉米面,长期喂饲35只Wistar大鼠。最短时间87天,最长时间740天。未诱发出任何脏器的肿瘤。因而认为,此种黄曲霉对大鼠无致癌性,与林县食管癌高发病率可能无关。二、用梨孢镰刀菌[Fusarium poae(Peck)Wr.]发霉的玉米面与未经发霉处理的玉米面按1:4混合,长期喂饲Wis-tar大鼠,最短时间52天,最长282天。37只中诱发出前胃乳头状瘤27例,发生率73.0%。脐样病灶18例,发生率48.6%。膀胱鳞状上皮细胞癌1例,发生率2.7%。对照组30只大鼠,存活时间最短者89天,最长者844天。任何脏器均无肿瘤形成。三、梨孢镰刀菌培养物的致瘤成份,可能不是亚硝胺,而是一种其它的耐热物质。对大鼠前胃鳞状上皮有选择性致瘤作用,对腺胃上皮无致瘤作用。四、梨孢镰刀菌诱癌过程中,大鼠前胃的炎症反应,颇属常见,发生率为40.5%,可能与前胃肿瘤的发生是一种并发现象。

  • 【下载频次】1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