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非甲非乙型肝炎血清学研究(简报)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 临床和流行病学相继证明了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它可以引起输血后肝炎,并能实验性感染黑猩猩(Tabor,1978)。但对该病毒本身的研究由于困难较多,至今尚无肯定结论。1978年以来,Shirashi和Trepo等人先后报道用免疫琼脂扩散法获得了非甲非乙型肝炎抗原,但未得到公认。 最近,我们以一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恢复期血清,用琼脂扩散法检测血清转氨酶异常的献血员血清,发现有3份血清是清晰的沉淀反应,它们在琼脂扩散时出现沉淀连线,表示其抗原性质相似。电子显微镜下2例出现以丝状体为主的或有丝状体存在的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颗粒,并且有类丹氏颗粒结构和20~30nm直径的圆形颗粒;另1例以类疱疹样病

  • 【文献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 , 编辑部邮箱 ,1981年01期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1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