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有机高聚物的压电性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1924年Brain曾提到各种绝缘体的压电性,1956年Fukada开始研究了生物高分子如木材、羊毛、骨等的压电性.此后,压电高分子的研究工作便逐渐推广到合成高聚物.首先提出高聚物驻极体中有压电效应的是Adams.1969年Kawai[1]发现单轴拉伸的聚偏氟乙烯有较大的压电性,压电效应与压电晶体石英在同一数量级,引起了人们对压电高聚物的兴趣.近年来国内外对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薄膜的压电性、热释电性和铁电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一、高聚物的压电性和热释电性 当高聚物薄膜承受角频率ω的正弦规律变化的形变时,在薄膜两面的电极上可以观察到相同频率的开路电压或短路电流,这就称为薄膜的压电效应.当薄膜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8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