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广西野生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 野生稻是开展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培育优良新品种的物质基础,也是研究稻种起源、演变的依据。我国野生稻资源丰富,1917年在广东省首先发现,丁颖等曾于1932年利用广州野生稻和栽培稻自然杂交,选育成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栽培稻品种“中山1号”。广西玉林地区农科所利用中山1号的衍生品种选育出包选2号、包胎矮两个品种。这些品种目前在两广已成为晚造当家品种。为了充分发掘和利用广西的野生稻资源,1978—1979年两年,在广西农业局的领导下,由广西农科院主持,广西农学院、农校以及广西植物所,各地、县农业局、农科所参加,组成了广西野生稻考察收集协作组,1979年中国农科院品

  • 【文献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编辑部邮箱 ,1980年08期
  • 【下载频次】3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