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广西柳州地区东亚飞蝗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意见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 一、前言 飞蝗在广西的为害,文献上早有记载:1191年(横县),1513年(玉林、北流),1517年(邕宁),1833年(贵县、玉林、北流、罗城),1834年(玉林、北流、陆川、罗城),1835年(玉林、罗城),1837年(北流),1840年(合浦),1843年(北流),1848年(贵县),1852年及1853年(贵县、玉林等县),1910年(合浦)由于都是记载在地方县志上,具体发生为害情况无从了解,但从记述的事迹,多为旱年的春、秋两季发生为害。解放后,记载的是1955年曾在柳江、柳城、贵县等部分地区大发生为害,单贵县西江农场被害的水稻达一万多亩,损失稻谷二百多万斤。1963年发生的范围则比1955年大,分布在邕宁、宁明、扶绥、武鸣、崇左、贵县、宾阳、百色、平果、柳州市等十六个县市局部地区,总面积达357,993亩,其中作物受害面积达205,081亩,防治面积195,082亩。主要受害作物为玉米、甘蔗、水稻、高粱等,如来宾县蒙村区碑头公社中垌村200亩玉米被吃光后重新播种。 为了进一步明确广西飞蝗大发生的原因,我们于

  • 【文献出处】 昆虫知识 ,Entomological Knowledge , 编辑部邮箱 ,1964年05期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2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