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机构馆
退出
数字图书馆首页
CNKI首页
浏览器下载
帮助
葛伟鹏
【姓名】
葛伟鹏
【职称】
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
【研究领域】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研究方向】
GIS在活动构造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马衔山北缘断裂,几何结构,活动时代,活动性质,位移速率,晚更新世以来,新活动,白垩系,断层破碎带,砾石层,位移量,走滑断裂,小段,全新世活动,左旋走滑,观察点,马泉,冲沟,晚更新世黄土,红色砂岩,
【工作单位】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曾工作单位】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所在地域】
甘肃兰州
学术成果产出统计表
今年新增
/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
/
28
22
24
7
307
5993
文献数(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文献数)
被引频次(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被引频次)
浏览趋势(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浏览频次)
下载频次(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下载频次)
学术成果产出明细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28篇
[1]平孜菲;葛伟鹏;张波;朱俊文;曹曦予;.
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发震断层倾向争议讨论与相邻断裂地震危险性评估
[J]地震工程学报.2025,(02)
[2]李煜航;梁诗明;郝明;葛伟鹏;李长军;宋尚武;张迎峰;华俊;陈俊先;梁洪宝;朱爽;甘卫军;.
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同震位移场及其发震断层形变破裂特征
[J]地球物理学报.2023,(02)
[3]汤大委;葛伟鹏;袁道阳;郑文俊;胡才博;.
青藏高原北部历史强震对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及后续地震库仑应力触发作用
[J]地球物理学报.2023,(07)
[4]袁道阳;冯建刚;郑文俊;刘兴旺;葛伟鹏;王维桐;.
青藏地块区大地震迁移规律与未来主体活动区探讨
[J]地震地质.2020,(02)
[5]郑文俊;张培震;袁道阳;吴传勇;李志刚;葛伟鹏;王伟涛;王洋;.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
[J]地质力学学报.2019,(05)
[6]张波;王爱国;田勤俭;葛伟鹏;贾伟;姚赟胜;袁道阳;.
基于ALOS-PALSAR DEM的山体阴影图识别断裂线性——以西秦岭地区为例
[J]地震地质.2022,(01)
[7]吴东霖;葛伟鹏;魏聪敏;张波;.
黄河流域刘家峡—兰州段滑坡灾害的InSAR识别及成因分析
[J]地震工程学报.2021,(03)
[8]魏聪敏;葛伟鹏;张波;.
利用地貌形态估算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及邻区的下地壳黏滞系数
[J]地震地质.2020,(01)
[9]魏聪敏;葛伟鹏;邵延秀;吴东霖;.
利用Sentinel-1A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时间序列监测陇东地区地面沉降变形
[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0,(04)
[10]吴东霖;葛伟鹏;魏聪敏;.
利用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监测海原断裂现今地壳变形特征
[J]地震工程学报.2020,(05)
更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篇
[1]葛伟鹏.
基于Geodatabase兰州市活断层探测数据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6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3篇
[1]吴东霖;葛伟鹏;魏聪敏;.
利用升降轨InSAR与GPS测量联合解算海原断裂带三维速度场
[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九)—专题二十五:大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与预测方法和技术、专题二十六: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技术与应用、专题二十七: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2020-10-18
[2]葛伟鹏;Peter Molnar;沈正康;.
现今GPS速度场揭示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过程——以南川地区为例
[A].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2015-10-09
[3]郑文俊;张培震;葛伟鹏;Peter Molnar;张会平;袁道阳;刘建辉;.
河西走廊北部合黎山南缘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及其对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响应
[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2012-06-25
更多
研究方向相近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
陆斌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更多
合作过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程建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
袁道阳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1
张兰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
宋方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
陈桂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
何文贵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1
陆斌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1
苏鹤军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