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中
【姓名】 张天中
【职称】 研究员;
【研究领域】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
【研究方向】 地震学、工程地震和地震预测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地震视应力,评估,综合,对应率,地震预测,震后趋势,多重相对定位法,快速判定,Pn,S11,波形相关校正,P11,小震条带,地震,顺义地震,震源破裂,精确定位,张北地震,矿山地震,概率增益,前兆指标,...
【工作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曾工作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所在地域】 北京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73 28 37 26 1289 89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50篇
[1]吴建平;杨婷;王未来;明跃红;张天中;.小江断裂带周边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3,(07)
[2]托马斯·H·乔丹;陈运泰;保罗·伽斯帕里尼;劳尔·玛达里亚伽;伊安·缅恩;沃尔纳·玛尔佐奇;杰拉西莫斯·帕帕多珀罗斯;杰恩纳迪·索伯列夫;山冈耕春;约忱·乔;张天中;吕春来;.可操作的地震预报 认知状态与应用指南[J]世界地震译丛.2013,(01)
[3]王林瑛;李艳娥;李芳;李广平;张天中;包淑娴;苏金蓉;.汶川地震前后地震波速比和视速度变化特征的研究[J]地震学报.2011,(01)
[4]房立华;吴建平;张天中;黄静;王长在;杨婷;.2011年云南盈江M_S5.8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J]地震学报.2011,(02)
[5]吴建平;明跃红;房立华;王未来;杨婷;张天中;.小江断裂带P波三维速度结构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2,(06)
[6]吴建平;黄媛;张天中;明跃红;房立华;.汶川M_s8.0级地震余震分布及周边区域P波三维速度结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9,(02)
[7]郭永霞;黄媛;张天中;吴建平;.华北地区天然地震震相特征研究[J]中国地震.2010,(01)
[8]黄媛;杨建思;张天中;.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地震序列的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01)
[9]张天中;.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2005年秋季会议介绍[J]国际地震动态.2006,(02)
[10]李世愚;和雪松;张天中;王林瑛;许忠淮;陆其鹄;陈佩燕;沈萍;张少泉;蒋秀琴;潘科;佟晓辉;宋绪友;李铁;金贵杰;左艳;管恩福;孙学会;李国宏;吕毓国;.地震学在减轻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地震动态.2006,(04)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23篇
[1]吴建平;张天中;明跃红;.川滇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9-09-17
[2]王林瑛;李艳娥;李芳;李广平;包淑娴;苏金容;张天中;.汶川地震前后地震波速比时间变化特征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9-09-17
[3]吴建平;明跃红;张天中;吕作勇;王未来;房立华;.张渤地震带及其周边地区壳幔速度结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2009-10-10
[4]王长在;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明跃红;张天中;.2009年姚安地震序列精定位及震源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10-17
[5]张天中;吴建平;.地震定位中地球球形对直达波离源角计算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10-17
[6]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苏金蓉;杨周胜;张天中;.青藏高原东缘三维速度结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10-17
[7]吴建平;明跃红;房立华;王未来;杨婷;张天中;.小江断裂带P波三维速度结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2012-06-25
[8]白玲;张天中;.远震双差定位法及其在青藏高原地区几个震群中的应用[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2: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论文集.2014-10-20
[9]白玲;张天中;.1970~1996年张北地震高精度定位及其前兆意义[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01-10-01
[10]林碧苍;张天中;吴忠良;.昆仑山口西M_w7.8地震余震序列的性质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2002-09-0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