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红
【姓名】 何永红
【职称】 副教授;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物理学;
【研究方向】 医学光学技术应用及仪器开发的交叉学科科研等方面的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色散特性,干涉,光学延迟线,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相干增强各向异性扩散,层状结构,异常点去除方法,特性分析,去抖动,扩散算法,层析图像,显微镜,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定量测量,二阶导数,图像质...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曾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所在地域】 深圳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1/102 33 38 0 405 1120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46篇
[1]占亚剑;刘建圻;何永红;.科技创新视角下美国创客运动的价值潜能分析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23,(10)
[2]程珂珂;曾艳华;蔡中华;何永红;周进;.微生物的交流信号[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22,(06)
[3]许杨;周冲琪;何永红;.基于弱值放大的高精度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国激光.2021,(15)
[4]苟春燕;张玉婷;聂国辉;何永红;关添;.三维打印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21,(05)
[5]谢鲁源;关添;何永红;侯建勋;徐涛;陈雪静;王蓓;申志远;许杨;.拉曼光谱编码的荧光液相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10)
[6]关添;李尧;杨木群;何永红;.基于阵列式换能器的光声成像系统的实现[J]激光生物学报.2018,(03)
[7]类成龙;姜玥璐;周进;劳永民;何永红;蔡中华;.基于矩阵模型进行抗荧光干扰的蓝藻原位检测方法[J]湖泊科学.2017,(05)
[8]刘伟业;何永红;.Apriori算法在糖尿病电子病历挖掘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1)
[9]朱良慧;曾毛毛;何永红;.基于双波长近红外成像方法的血氧含量检测[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6,(04)
[10]张怡龙;刘乐;郭峻;张鹏飞;郭继华;马辉;何永红;.基于光谱解调的对称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02)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3篇
[1]黄强;邝国涛;刘文亮;关添;刘尧;何永红;金毅;.适配不同标准的病理扫描仪技术研究与转化[A].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23-04-08
[2]廖日威;曾楠;何永红;马辉;.基于单颗粒测量斯托克斯矢量估计和提取气溶胶复折射率[A].第二十三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04-18
[3]李冬至;廖然;曾楠;何永红;马辉;.线偏振差成像方法及其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2010-12-02
[4]刘乐;何永红;马辉;郭继华;.使用并行扫描光谱SPR成像方法检测DNA微阵列[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2009-07-12
[5]段炼;何永红;.光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研究及其在眼底检测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2009-07-12
[6]李冬至;廖然;曾楠;何永红;马辉;.癌变组织偏振光散射成像[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2011-09-05
[7]李冬至;廖然;曾楠;何永红;马辉;.各向同性组织癌变的偏振光散射模型[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2011-09-05
[8]杜婵;刘智毅;刘乐;胡伯麟;马绥华;何永红;.单态氧发光二维显微成像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2011-09-05
[9]陈相亮;刘乐;刘智毅;石恒;马绥华;何永红;郭继华;.基于相位型电光调制和偏振干涉调制方法的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2011-09-05
[10]孙惠霞;李鹏;何永红;马辉;.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术对组织光学特征的测量及其在组织通透过程的应用[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05-01
更多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共找到2个
[1]何永红;.并行扫描光学表面等离体子共振成像方法研究[A].清华大学;.项目经费 38万元.2007-03-31.资助文献数 0
[2]何永红;.基于超声引导高渗溶液扩散的生物组织光学特性控制方法研究[A].清华大学;.项目经费 29万元.2006-03-27.资助文献数 2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