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平
【姓名】 王献平
【职称】
【研究领域】 农作物;生物学;化学;
【研究方向】 细胞遗传学
【发表文献关键词】 易位系,杀配子染色体,滨麦,辐射花粉,小冰麦异附加系,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C-分带,中间偃麦草,偃麦草,长穗,基因组原位杂交,染色体组构成,小麦,异附加系,麦谷,异源易位系,基...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曾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所在地域】 北京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43 19 18 5 818 509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22篇
[1]丁刘军;普明宇;卫波;王献平;范仁春;张相岐;.转录因子基因TuGTγ-3参与乌拉尔图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J]遗传.2016,(12)
[2]王静;王献平;纪军;王志国;安调过;李俊明;张相岐;.小麦-黑麦1RS/1BL新易位系的创制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J]作物学报.2006,(01)
[3]李少芳;周焕斌;李立会;王献平;张相岐;.冰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分离及结构特征分析[J]作物学报.2007,(01)
[4]吴会杰;魏学宁;周新力;曹双河;李宏伟;王献平;童依平;井金学;张相岐;.小偃54和小偃81高温抗条锈性及其与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07,(06)
[5]王献平,初敬华,张相岐.小麦异源易位系的高效诱导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J]遗传学报.2003,(07)
[6]徐虹,张相岐,王献平,郭蔼光.小冰麦异附加系TAI系列中异源麦谷蛋白基因位点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鉴定[J]西北植物学报.2003,(10)
[7]李娜,王献平,曹双河,张相岐.四倍体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elongatum 4x)染色体组构成的生化和SSR标记分析[J]遗传学报.2005,(06)
[8]曹张军,王献平,王美南,曹双河,井金学,商鸿生,李振岐,张相岐.小麦背景中来自华山新麦草的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学分析和分子标记[J]遗传学报.2005,(07)
[9]刘亚萍,曹双河,王献平,徐智斌,张相岐,井金学.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24的SSR标记[J]植物病理学报.2005,(05)
[10]牟金叶,李集临,王献平,景建康,张相岐.异源细胞质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的培育与荧光原位杂交鉴定[J]科学通报.2000,(03)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8篇
[1]孙成;张海利;王献平;曹双河;张相岐;.小麦新型分子标记开发[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2009-01-04
[2]王献平;张相岐;.三个矮败小黑麦的选育与鉴定[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0-09-13
[3]陈桂平;巩彩艳;范仁春;卫波;王献平;张相岐;.小麦TaEDS1基因的克隆和在白粉病抗性中的功能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2013-09-18
[4]张相岐;周兖晨;王献平;景建康;.滨麦抗条锈病基因YrLm的分子标记[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1-06-30
[5]张相岐;王献平;.一种高效创制小麦-黑麦定向代换系的新方法-缺-四体回交法[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3-10-01
[6]王献平;张相岐;.利用低剂量γ射线辐射花粉方法创制小麦-滨麦异源易位系[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3-10-01
[7]陈加敏;曹双河;王献平;张相岐;.小麦ALDH7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抗旱和耐盐过程中的功能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2008-10-01
[8]王官锋;王献平;张相岐;.小麦胞质Hsp90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2008-10-0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