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斌
【姓名】 吴海斌
【职称】
【研究领域】 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
【研究方向】
【发表文献关键词】 碳储量,末次盛冰期,干旱区,千年尺度干旱事件,有机碳同位素,中国干旱区,古沙漠,干旱事件,陆地生态系统,古土壤,海拔高,末次间冰期,有机质碳同位素,现代土壤,青藏高原,短尺度,全新世,现生禾本科植物,...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曾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所在地域】 北京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21 14 17 5 404 772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31篇
[1]李晓文;张春霞;张钰哲;赖铭睿;吴海斌;.青藏高原东南缘贡觉盆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时期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24,(06)
[2]赵秀丽;张春霞;吴海斌;任祥斌;常琳;郭正堂;.西宁盆地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孢粉植物群特征及其意义[J]第四纪研究.2015,(06)
[3]吴海斌;罗运利;姜文英;李琴;孙爱芝;郭正堂;.植被反演方法的古气候要素定量化:现代数据检验[J]第四纪研究.2016,(03)
[4]祝淑雅;吴海斌;李琴;张春霞;于严严;孙爱芝;郭正堂;.晚新生代以来中国西北植被演化及反映的干旱化过程[J]第四纪研究.2016,(04)
[5]方克艳;周非飞;董志鹏;刘秀铭;吴海斌;李颖俊;曹新光;郭正堂;.器测和树轮资料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的响应特征[J]第四纪研究.2017,(05)
[6]吴海斌;李琴;于严严;姜雯琪;林亚婷;孙爱芝;罗运利;.全新世中期中国气候格局定量重建[J]第四纪研究.2017,(05)
[7]贾云霞;吴海斌;张文超;庞红丽;.始新世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区的古气候定量重建[J]第四纪研究.2024,(05)
[8]于严严;吴海斌;李琴;孙爱芝;罗运利;.全新世渭河流域植被演替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23,(02)
[9]张文超;吴海斌;耿珺琰;程军;.全新世全球季节性温度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响应:重建与模拟对比(英文)[J]Science Bulletin.2022,(01)
[10]程军;刘一陶;吴海斌;刘征宇;.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变的争议:一种基于机理解析的调和[J]地球环境学报.2022,(02)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9篇
[1]李佩;张春霞;郭正堂;邓成龙;吉学平;Nina G.Jablonki;吴海斌;朱日祥;.晚中新世-上新世中国西南昭通盆地粘土矿物学组合特征及南亚季风演化[A].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六)——专题76:亚洲季风与干旱环境演化、专题77:中国地层学研究进展与问题、专题78:大洋钻探的科学成就、进展和未来设想.2018-10-21
[2]高新勃;郝青振;旺罗;Frank Oldfield;Jan Bloemendal;邓成龙;宋杨;葛俊逸;吴海斌;.成壤过程中反铁磁性赤铁矿及亚铁磁性矿物生成的主控气候要素[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4: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7-10-15
[3]张春霞;肖国桥;郭正堂;吴海斌;郝青振;.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导致早中新世末西宁盆地干旱化增强的证据[A].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2015-10-09
[4]吴海斌;郭正堂;方小敏;张家武;陈发虎;.250kaBP前后中国北方干旱区的扩张及其原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2002-12-01
[5]旺罗;吕厚远;吴乃琴;吴海斌;刘东生;.青藏高原现生禾本科植物的δ~(13)C与海拔高度的关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2003-12-01
[6]詹涛;郭正堂;吴海斌;葛俊逸;周鑫;武春林;曾方明;.华家岭山地中新世风成红土堆积与西部黄土高原地貌演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11-01-13
[7]姜文英;吴海斌;储国强;袁宝印;郭正堂;.内蒙古巴彦查干湖白云石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11-01-13
[8]于严严;吴海斌;郭正堂;.史前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构建及应用——以伊洛河流域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11-01-13
[9]赵得爱;吴海斌;吴建育;郭正堂;.过去典型增温期黄土高原东西部C_3/C_4植物组成变化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2014-01-13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