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昊
【姓名】 张维昊
【职称】 教授;
【研究领域】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生物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向】 水污染控制工程方
【发表文献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藻毒素,污染防治,双酚A,生态,生态与环境,分析,水华,提取,微囊,固相微萃取,MTBE,富营养化水体,菖蒲(Acorus calamus L.),适应性,水生生物,垃圾渗滤液,微囊藻毒...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
【曾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
【所在地域】 武汉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66 34 39 4 1043 2485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52篇
[1]戴伟强;黄毅;黄庭;张维昊;张小龙;朱鹏飞;曹红亮;.探索城市生态及生态红线智能化监测监管体系建设——以深圳市为例[J]环境生态学.2024,(11)
[2]李慧香;杨文锋;张维昊;.氟苯尼考对铜绿微囊藻的急性和慢性毒理效应[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02)
[3]魏铭君;吴小刚;黄向阳;吴亦潇;张维昊;.黑水虻生物转化餐厨垃圾耐受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05)
[4]王剑;吴小刚;魏铭君;周冉;黄向阳;张维昊;.黑水虻转化有机物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光谱学特征及虫体营养价值分析[J]饲料工业.2023,(14)
[5]张本浩;丁惠君;吴亦潇;万亮;张维昊;钟家有;.3种天然介体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10)
[6]蒋璇;熊晶;吴亦潇;张维昊;.湖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与质量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12)
[7]张悍;吴亦潇;万亮;肖鑫鑫;张维昊;.碱改性米糠炭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J]水处理技术.2020,(06)
[8]肖鑫鑫;吴亦潇;丁惠君;万亮;杨文锋;张维昊;.武汉城市湖泊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03)
[9]王佳颖;曾乐薇;张维昊;吕效谱;郭海;傅平青;韩力慧;周颖;.北京市夏季臭氧特征及臭氧污染日成因分析[J]地球化学.2019,(03)
[10]陈琼;丁惠君;张维昊;钟家有;吴亦潇;李佳乐;彭月平;.滨湖底泥对2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06)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2篇
[1]丁惠君;吴亦潇;邹斌春;楼倩;张维昊;钟家有;.两种介体对漆酶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作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会议论文集(NCECM 2015).2015-11-20
[2]吴亦潇;张维昊;.湖北省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2014-08-22
[3]牛志华;吴亦潇;鲁蕾;唐丹;袁鸣蔚;张维昊;.悬浮和固定状态下的混合藻对污水净化能力的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2014-08-22
[4]胡光济;张维昊;聂莹晖;.高等水生植物化感抑藻的研究进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09-06-01
[5]孙燕;马蓉;张维昊;.生物能源发展利用及进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2011-08-17
[6]沙茜;汪海涛;张维昊;.庙湖沉积物中污染物释放的模拟方法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2012-06-01
[7]陈吟;周建德;鲁蕾;张维昊;.铜、镉单一及联合胁迫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2014-08-22
[8]袁鸣蔚;吴亦潇;牛志华;鲁蕾;张维昊;.基于科技论文产出的源解析受体模型CMB、PMF比较综述[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2014-08-22
[9]鲁蕾;张维昊;.两种淡水藻对金霉素与铜复合污染的响应[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四章).2014-08-22
[10]张维昊;丁惠君;吴小刚;周连凤;.几种湿生植物抑藻化感作用研究[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11-01
更多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共找到1个
[1]张维昊;.植物化感作用控藻及相应化学物质研究[A].武汉大学;.项目经费 30万元.2008-03-20.资助文献数 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