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嵘
【姓名】 曾嵘
【职称】 研究员;
【研究领域】 生物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蛋白质化学和蛋白质组学
【发表文献关键词】 多肽和蛋白质鉴定,毛细管区带电泳-串联质谱联用,蛋白质组,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牛胰核糖核酸酶B,糖型,肽段,毛细管区,带电泳,高灵敏度,糖蛋白,离子阱质谱,重组酰胺化酶,体外酰胺化加工,质谱图,双向...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曾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所在地域】 上海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40 6 8 8 299 805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1篇
[1]张振航;李青润;陈冲;曾嵘;郑浩然;.基于数据非依赖采集的无色谱数据处理软件系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0,(01)
[2]苏智端;林旭;曾嵘;吴家睿;.人群变异的分子基础:从单核苷酸多态性到单氨基酸多态性[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01)
[3]曾嵘;顾培明;李荣霞;苏智端;吴家睿;.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糖尿病相关生物标记物发现[J]生命科学.2012,(07)
[4]吴庆庆;范可心;沙伟;阮宏强;曾嵘;谢佳辉;.基于反相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高灵敏度三聚氰胺检测新方法[J]科学通报.2009,(02)
[5]孙瑞祥;付岩;李德泉;张京芬;王晓彪;盛泉虎;曾嵘;陈益强;贺思敏;高文;.基于质谱技术的计算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2006,(02)
[6]朱祯敏;胡晓芳;曾嵘;邵志敏;徐学敏;.血清蛋白质组学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肿瘤杂志.2007,(08)
[7]王海鹏,付岩,孙瑞祥,贺思敏,曾嵘,高文.pepReap: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肽鉴定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09)
[8]曾嵘,夏其昌.蛋白质组[J]现代科学仪器.2000,(05)
[9]夏其昌,曾嵘.蛋白质组和科学仪器现代化(摘要)[J]现代科学仪器.2001,(02)
[10]刘韬,邵晓霞,曾嵘,夏其昌.超高分辨率毛细管等电聚焦- 电喷雾质谱联用方法观察蛋白质亚型(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2,(04)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9篇
[1]曾嵘;夏其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谱、蛋白质组数据库和蛋白质-基因连锁图[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1-09-01
[2]曾嵘;夏其昌;.蛋白质组学的国内外进展[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2003-08-01
[3]曾嵘;夏其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些体会[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3-09-01
[4]曾嵘;夏其昌;吴家睿;.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其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3-09-01
[5]王一国;李荣霞;袁海心;周虎;曾嵘;陈正军;.信号转导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3-09-01
[6]周虎;陈斌;李荣霞;王红阳;夏其昌;曾嵘;.蛋白质组技术在胆汁蛋白质鉴定中的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3-09-01
[7]江晓胜;周虎;张雷;夏其昌;曾嵘;.双向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2D-LC-MS/MS)用于高通量鉴定大鼠肝脏亚细胞蛋白质组[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3-09-01
[8]丁士健;李雁;谈冶雄;王红阳;曾嵘;汤钊猷;夏其昌;.细胞角蛋白19的高表达与肝细胞癌细胞系转移能力相关:从蛋白质组学分析到临床的显著意义[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3-09-01
[9]李辰;谈冶雄;周虎;王红阳;夏其昌;曾嵘;.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谱[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3-09-01
[10]李辰;谈冶雄;周虎;王红阳;夏其昌;曾嵘;.一种高通量、精细化和定量化的临床蛋白质组研究方法[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3-09-0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