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文聘,方裕森,侯少芝,李粉莲,周英文,陈潮钦,洪文郁,郑小河,郑忠生,肖玲,李少文,李景吾,马琼凤,吴洁文.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在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的价值[J]河北医学.2003,(03)
|
[2]李景吾,陈潮钦,王少彬,李安庆.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与预后[J]华西医学.2000,(03)
|
[3]杨权,林凌云,李景吾,许崇涛,邓质波.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01)
|
[4]王文莉,李景吾,赵丽娟,文衍斌.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01,(08)
|
[5]李景吾.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与预后[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1,(02)
|
[6]李景吾,李庆安.呼吸衰竭患者下呼吸道145株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1999,(05)
|
[7]陈丽娴,吴洁文,李景吾.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J]广东医学.1999,(09)
|
[8]李少文,马琼凤,李景吾.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抢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9,(02)
|
[9]李景吾,陈潮钦,王少彬,李安庆.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与预后[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03)
|
[10]李景吾,邓小玲,陈丽娴,陈潮钦,李少文.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05)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