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刚
【姓名】 于志刚
【职称】 教授;
【研究领域】 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生物学;
【研究方向】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复合缓蚀剂,技术现状,电化学噪声,腐蚀速率,缓蚀作用,海水介质,低氧区,莱州湾,溶解氧,缓蚀效果,小清河口,中碳钢,缓蚀性能,腐蚀防护,局部腐蚀,质量分数,邻近海域,绿色缓蚀剂,特异性,赤潮异弯藻,抗...
【工作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曾工作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所在地域】 山东青岛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138 113 121 10 2041 4637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28篇
[1]冉祥滨;韦钦胜;于志刚;.中国近海营养盐结构失衡与磷消耗问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3,(08)
[2]张涵;许博超;郭肖伊;张晓洁;于志刚;.活体底栖有孔虫鉴别方法及其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21,(12)
[3]张梅;邢永泽;甄毓;米铁柱;于志刚;.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不同铁浓度处理下玛氏骨条藻内参基因的筛选[J]海洋学报.2020,(02)
[4]臧家业;王昊;刘军;于志刚;吴念;冉祥滨;.生物硅组成及对硅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20,(01)
[5]邱丽霞;俞志明;宋秀贤;贺立燕;曹西华;于志刚;.改性粘土对球形棕囊藻的消除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01)
[6]贺惠;陈阳阳;王勋功;甄毓;米铁柱;于志刚;李迎;.海洋沉积物氨氧化菌群落结构的测序分析[J]海洋科学.2018,(08)
[7]刘乾;米铁柱;甄毓;王华龙;于志刚;.硅藻C_4固碳途径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18,(07)
[8]赵彬;姚鹏;杨作升;于志刚;.大河影响下的边缘海反风化作用[J]地球科学进展.2018,(01)
[9]王飞飞;于志刚;刘健;许博超;宫少军;.底栖有孔虫壳貌微观特征对海域低氧及酸化环境指示的研究进展[J]海洋学报.2018,(05)
[10]石岩;于志刚;甄毓;王国善;王勋功;米铁柱;.Effect of decreasing temperature on the strobilation of Aurelia sp.1[J]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8,(02)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9篇
[1]孟佳;姚庆祯;于志刚;.长江口悬浮颗粒物中磷的形态与分布[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2-07-29
[2]韦钦胜;王保栋;于志刚;.南黄海溶解氧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11-01
[3]韦钦胜;王保栋;于志刚;.南黄海中尺度物理过程影响下典型化学海洋学现象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11-01
[4]韦钦胜;于志刚;张学雷;吴辉;王保栋;.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低盐水团及其生态影响[A].“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2014-10-27
[5]于志刚;.黄河下游生源要素与渤海的生态环境[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2003-03-01
[6]曾辉;于志刚;宋立荣;.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和长江干流浮游植物的动态演替[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09-01
[7]许博超;康兴伦;刘东升;江雪艳;于志刚;.莱州湾南岸地层同位素年龄标尺的建立及古环境还原[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09-01
[8]冉祥滨;姚庆祯;陈洪涛;米铁柱;刘鹏霞;巩瑶;于志刚;.蓄水前后三峡水库营养盐收支计算[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09-01
[9]甄毓;米铁柱;于志刚;.运用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对球形棕囊藻的检测[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09-01
更多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共找到5个
[1]于志刚;.海洋赤潮灾害诊断标准技术平台[A].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经费 450万元.2006-09-20.资助文献数 0
[2]于志刚;.基于特征色素及其组合的海洋浮游藻化学分类方法研究和应用[A].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经费 40万元.2006-03-27.资助文献数 0
[3]于志刚;.海洋浮游藻化学分类方法研究[A].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经费 10万元.2004-03-31.资助文献数 0
[4]于志刚;.沿海地下卤水的铀系地球化学研究[A].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经费 33万元.2002-03-31.资助文献数 4
[5]于志刚.不同粒径颗粒物在高浑浊河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A].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经费 52万元.2009-03-20.资助文献数 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