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启润,赵喜,李积梅,赵树松.Z~0与W~+W~-对强子衰变中的Bose-Einstein关联[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02)
|
[2]赵喜,黄邦蓉,赵树松.强子发射源的动力学结构[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0,(11)
|
[3]黄邦蓉,赵喜,陈蜀乔,赵树松.量子物理中的质量问题——纪念量子论诞生一百周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6)
|
[4]黄邦蓉,赵喜,陈俊,赵树松.强相互作用外场中多重强子产生的动力学过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
|
[5]赵树松,赵喜,陈蜀乔.高p~2⊥质子-质子弹性散射中的同位旋-自旋耦合与自旋-自旋相互作用(英文)[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4)
|
[6]陈蜀乔,赵喜,赵树松.强子物理学的平均质量效应与氵弥散方程(S=4~1800GeV)(英文)[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4)
|
[7]陈蜀乔,赵喜,马春生,龙嘉丽,李琳,王光昶.强子物理中的电荷不对称性与高p~2⊥处的粒子数比(英文)[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4)
|
[8]李琳,赵喜,陈蜀乔,赵树松.强子物理中核磁子与同位旋-自旋耦合(英文)[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4)
|
[9]赵喜,戴启润,赵树松.∑N_im_i强子产生过程中质量增加的经验公式和(英文)[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4)
|
[10]赵喜,陈蜀乔,龙嘉丽,李琳,王光昶,马春生,赵树松.强子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关联〈p⊥(Mi)〉-Mi/〈M〉与质量产生(英文)[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4)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