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培生,卫家芬,张健,顾雪生,潘志坚,周黎峰,刘静波,俞顺章,张幼辰,庄德润,姚景莉.外冈镇脑卒中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实施前后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1991~1998年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04)
|
[2]李乃忠,姚景莉,徐培康.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价值[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4,(01)
|
[3]柴耀辉,秦震,姚景莉.黄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前瞻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04)
|
[4]姚景莉,李盛昌,瞿治平.脑梗塞同向偏盲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1994,(01)
|
[5]李乃忠,姚景莉,吕传真,夏蓓莉,陈秀珍.青霉胺、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及对尿铜排泄作用的比较[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6,(05)
|
[6]李乃忠,姚景莉,吕传真,夏蓓莉,陈秀珍.青霉胺及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J]临床神经科学.1996,(02)
|
[7]张进,李乃忠,姚景莉,吕传真,何鸿渊.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CT、MRI及常规肝功能检查[J]临床神经科学.1996,(03)
|
[8]柴耀辉;秦震;秦芝九;姚景莉;苏美芳;.载脂蛋白B基因XbaI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关系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6,(02)
|
[9]姚景莉,苏美芳.视网膜静脉自发性搏动与颅压增高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7,(06)
|
[10]李乃忠,李盛昌,刘道宽,姚景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CT与MRI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9,(02)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