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增茂,张新玲.大气系统集合预报方法及应用研究的发展[J]气象科技.2000,(01)
|
[2]吴增茂,翟雪梅,张志南,俞光耀,张新玲,高山红.胶州湾北部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的动力数值模拟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1,(06)
|
[3]张新玲,郭心顺,吴增茂,由建华,闫丽风.渤海海面太阳辐照强度的观测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1,(02)
|
[4]高山红,张新玲,吴增茂.渤海海面风场的一种动力诊断方法[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1,(06)
|
[5]吴增茂,张新玲,刘素美,万小芳.陆架浅海沉积物—海水界面溶质通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海洋环境科学.2002,(03)
|
[6]万小芳,吴增茂,常志清,张新玲.南黄海和东海海域营养盐等物质大气入海通量的再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2,(04)
|
[7]俞光耀,吴增茂,张志南,陆贤昆,奚盘根,娄安刚,张新玲.胶州湾北部水层生态动力学模型与模拟 Ⅰ.胶州湾北部水层生态动力学模型[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3)
|
[8]吴增茂,俞光耀,张志南,陆贤昆,高山红,张新玲.胶州湾北部水层生态动力学模型与模拟 Ⅱ.胶州湾北部水层生态动力学的模拟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3)
|
[9]张新玲,吴增茂.渤海海上测风与沿岸实测风的对比分析[J]海洋预报.1998,(04)
|
[10]吴增茂,盛立芳,张新玲.边界层大气大湍涡模拟(LES)方法的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1998,(03)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