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机构馆
退出
数字图书馆首页
CNKI首页
浏览器下载
帮助
吴志伟
【姓名】
吴志伟
【职称】
教授;
【研究领域】
气象学;海洋学;天文学;
【研究方向】
东亚季风、短期气候预测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夏季风降水,锋面降水,东北冷涡,北半球环状模,夏季降水异常,环流异常,置信度检验,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华北雨季,旱涝特征,特征对比,前汛期,旱涝,东北地区,特征分析,长江中下游夏季降...
【工作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曾工作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所在地域】
南京
学术成果产出统计表
今年新增
/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
/
18
9
16
6
699
7700
文献数(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文献数)
被引频次(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被引频次)
浏览趋势(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浏览频次)
下载频次(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下载频次)
学术成果产出明细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2篇
[1]李春晖;吴志伟;蒙伟光;张艳霞;谷德军;.
影响华南后汛期季风持续性暴雨和热带气旋持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
[J]热带气象学报.2017,(01)
[2]王静;祁莉;何金海;吴志伟;.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我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理
[J]地球物理学报.2016,(11)
[3]马婷婷;吴志伟;江志红;解文璇;.
4—6月MJO北传与东亚季风爆发的关系
[J]热带气象学报.2014,(05)
[4]马婷婷;江志红;吴志伟;.
Erratum to:Responses of the Leading Mode of Coldwave Intensity in China to a Warming Climate
[J]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4,(02)
[5]陈圣劼;何金海;吴志伟;.
一种新的El Nio海气耦合指数
[J]大气科学.2013,(04)
[6]马婷婷;江志红;吴志伟;.
Responses of the Leading Mode of Coldwave Intensity in China to a Warming Climate
[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3,(05)
[7]何金海;吴志伟;祁莉;姜爱军;.
北半球环状模和东北冷涡与我国东北夏季降水关系分析
[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01)
[8]吴志伟;江志红;何金海;.
近50年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旱涝特征对比分析
[J]大气科学.2006,(03)
[9]吴志伟;何金海;李建平;江志红;.
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并存及其异常年海气特征分析
[J]大气科学.2006,(04)
[10]吴志伟;李建平;何金海;江志红;.
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
[J]科学通报.2006,(14)
更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篇
[1]吴志伟.
长江中下游夏季风降水“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现象的研究
[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5篇
[1]李春晖;吴志伟;蒙伟光;张艳霞;谷德军;.
影响华南后汛期季风持续性暴雨和热带气旋持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对比
[A].第六届海峡论坛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文集.2014-06-14
[2]陈圣劼;何金海;吴志伟;.
基于热含量定义的两类El Nio指数研究
[A].S11 副热带季风研究及预报预测业务应用.2012-09-12
[3]吴志伟;江志红;何金海;.
华南梅雨和江淮梅雨的旱涝对比及异常年高空环流特征分析
[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2004-06-30
[4]何金海;吴志伟;李建平;韩桂荣;.
东北冷涡异常对梅雨的影响及前期SAM的异常信号
[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10-01
[5]吴志伟;何金海;李建平;江志红;.
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
[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10-01
更多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产出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共找到1个
[1]吴志伟;.
正常季风年华南夏季旱涝并存、旱涝急转及发生机制
[A].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项目经费 27万元.2006-03-27.资助文献数
3
篇
更多
研究方向相近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
何溪澄
广东省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邓立平
南京气象学院
包澄澜
南京大学
池艳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杨丁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
更多
合作过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何金海
南京气象学院
8
祁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
江志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
李建平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苗春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
池艳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韩桂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
更多
引用过该学者文献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何金海
南京气象学院
5
江志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
苗春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2
吴志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
卢秉红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局
7
孙莹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7
杨青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7
王作东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局
7
宫焕盛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7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