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费家骍,祝其昌,凌以禄,沈克琴,顾和平,张秋荣.有关大豆化学成份的相关性、生态地理分布和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J]大豆科学.1983,(01)
|
[2]凌以禄,祝其昌,费家骍.大豆生产概况和国外可引进的品种与技术[J]中国油料.1984,(02)
|
[3]凌以禄.谈谈大豆的综合利用[J]中国油料.1985,(04)
|
[4]侯庆树,周益军,韩红,凌以禄,祝其昌,沈克琴.抗大豆花叶病品种类型的鉴定及其利用[J]江苏农业科学.1989,(02)
|
[5]凌以禄,顾和平,孙兰英,刘传伦.亚蔬绿豆引种试种的表现和发展绿豆生产的几点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1989,(06)
|
[6]顾和平,凌以禄,韩锋,沈克琴,宣亚南.栽培和野生大豆脂肪酸的组成、相关及其差异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89,(10)
|
[7]韩锋,顾和平,凌以禄,沈克琴,宣亚南.大豆籽粒脂肪酸组分间相关及聚类分析[J]作物研究.1989,(03)
|
[8]凌以禄,顾和平,刘传伦,孙兰英.“亚蔬”绿豆品种在江苏的发展前景[J]作物杂志.1989,(02)
|
[9]凌以禄,顾和平,刘传伦,孙兰英,陆静元,陆成农,宋尚周.绿豆新品种VC2917A机械化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1990,(02)
|
[10]韩锋,凌以禄,渚培新.大豆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1990,(04)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