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红
【姓名】 刘永红
【职称】 副教授;
【研究领域】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
【研究方向】 污染物环境化学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双温度计法,黑云母,硼,氯磺隆,吸附热效应,原子力显微镜,表面电荷,Zn2+,H3BO3,热效应,红壤,吸附量,铁氧化物,苄嘧磺隆,土壤铁、铝氧化物苄嘧磺隆吸附pH,矿物,环境工程,交互作用,铝氧化,...
【工作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曾工作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所在地域】 湖北武汉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70 38 37 33 693 2155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65篇
[1]刘永红;郑文涛;张晋天;马忠华;蒯婕;汪波;周广生;.缓/控释肥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3,(04)
[2]谭家秀;何玉婷;刘永红;华玉妹;万小琼;.赤泥基非均相芬顿体系降解磺胺二甲嘧啶的影响因素及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3,(10)
[3]刘永红;李慧慧;段丽君;文利柏;胡先文;陆冬莲;王运;成协设;.新高考与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2,(08)
[4]梁欣冉;郜紫依;付庆灵;刘永红;朱俊;胡红青;.锰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碱性土壤中砷-镉复合污染的钝化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2,(04)
[5]刘永红;文利柏;叶小舟;张晓虎;.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2,(10)
[6]张晋天;张慧学;马忠华;刘永红;蒯婕;汪波;周广生;.缓/控释农药研究及其应用进展[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2,(05)
[7]王运;成协设;李慧慧;胡先文;刘永红;.基于建构主义SPOC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1,(03)
[8]刘永红;段丽君;李慧慧;陆冬莲;成协设;王运;.SPOC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20)
[9]叶益辰;孙雨晴;萨仁格日乐;施乐乐;张珍;王涛;刘永红;.磷酸改性生物炭-LDHs(Mg-Al-NO_3)复合材料对双酚A的吸附[J]环境化学.2020,(01)
[10]彭春晖;任奕林;李宝军;周广生;刘永红;.生物炭基肥挤压成型工艺参数优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05)
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2篇
[1]刘永红.有机酸对磷矿粉的活化及其对溶液中铜的去除[D].华中农业大学.2012
[2]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
更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篇
[1]刘永红.土壤及铁铝氧化物对苄嘧磺隆的吸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4篇
[1]王涛;原文丽;王凯;钟晓晓;刘永红;胡红青;.生物炭对磺胺二甲嘧啶污染土壤的修复[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2018-08-05
[2]刘永红;姜冠杰;蔡志坚;胡红青;冯磊;.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三种中低品位磷矿粉的活化[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11-01
[3]金勇;郑进;康薇;胡红青;刘永红;朱俊;付庆灵;邹涛;.蓖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耐铜性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2-08-20
[4]吴金明;刘永红;李学垣;凌婉婷;董元彦;.返滴定法测定我国地带性土壤无机胶体的表面可变负电荷量[A].土壤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指南与论文摘要集.2001-04-0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