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玫,张振国,张晓晔,宋慧军,郭玉,卢俊荣.不同细胞在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中敏感性的比较[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2,(03)
|
[2]宋慧军,张振国,张晓晔,郭彧.从41例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9,(08)
|
[3]陈玫,刘兰芬,张振国,张晓晔,宋会军.河北省199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接触者病原学监测[J]疾病监测.1999,(02)
|
[4]宋慧军,张振国,张晓晔,陈玫,郭彧,刘兰芬.从病毒学监测方面探讨河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9,(04)
|
[5]宋慧军,张振国,张晓晔,陈玫,郭彧,刘兰芬.不同细胞在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中敏感性的比较[J]中国计划免疫.1999,(04)
|
[6]郭玉,张晓晔,张振国,邓祖昆.河北省1992年脊灰病毒流行株分析[J]疾病监测.1994,(10)
|
[7]张振国,张晓晔,宋会军,李玫,陈玫,刘兰芬,吴凯.应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特异的L_α细胞进行脊灰病毒分离鉴定[J]中国计划免疫.1996,(03)
|
[8]张振国,张晓晔,陈玫,刘兰芬,李玫,吴凯,宋慧军.双份粪便标本和使用两种细胞对脊髓灰质炎病原监测的影响[J]中国计划免疫.1997,(05)
|
[9]张振国,张晓晔,宋慧军.河北省1997年脊髓灰质炎疫苗效价监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8,(09)
|
[10]刘兰芬,张振国,陈玫,宋慧军,张晓晔.河北省199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及接触者病原学监测[J]疾病监测.1998,(10)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