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机构馆
退出
数字图书馆首页
CNKI首页
浏览器下载
帮助
王晨阳
【姓名】
王晨阳
【职称】
研究员;
【研究领域】
农作物;农艺学;气象学;
【研究方向】
【发表文献关键词】
群体光合,产量性状,水分调控,光合特性,穗型,小麦根系,小麦,不同穗型,群体光合特性,冬小麦,生长规律,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初生根,多穗型品种,产量,根分枝,次生根,分布状态,小麦品种,超高产,籽粒...
【工作单位】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曾工作单位】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所在地域】
郑州
学术成果产出统计表
今年新增
/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
/
55
44
48
5
2059
15570
文献数(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文献数)
被引频次(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被引频次)
浏览趋势(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浏览频次)
下载频次(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下载频次)
学术成果产出明细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52篇
[1]孙梦;冯昊翔;张晓燕;刘世洁;韩志栋;韩潇杰;李尊;马耕;王丽芳;王晨阳;.
不同土壤肥力下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麦类作物学报.2022,(07)
[2]陈雨露;康娟;王家瑞;申圆心;李玉莹;张艳菲;马耕;徐文俊;王晨阳;.
灌水与施磷对小麦氮素积累运转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麦类作物学报.2019,(09)
[3]胡阳阳;卢红芳;刘卫星;康娟;马耕;李莎莎;褚莹莹;王晨阳;.
灌浆期高温与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
[J]作物学报.2018,(04)
[4]褚莹莹;王晨阳;陈雨露;康娟;马耕;刘卫星;胡阳阳;李莎莎;.
普通小麦TaCAT 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J]麦类作物学报.2018,(06)
[5]王家瑞;刘卫星;陈雨露;康娟;张艳菲;徐文俊;侯阁阁;李华;王晨阳;.
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调控效应
[J]麦类作物学报.2018,(10)
[6]岳鹏莉;王晨阳;卢红芳;刘卫星;马耕;王强;胡阳阳;.
灌浆期高温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J]麦类作物学报.2016,(11)
[7]王强;刘卫星;岳鹏莉;李莎莎;卫琼茹;郑沙沙;褚莹莹;王晨阳;.
不同灌水模式对小麦籽粒抗氧化物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J]麦类作物学报.2016,(08)
[8]刘甘霖;王晨阳;刘卫星;马耕;王强;岳鹏莉;谢旭东;.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J]西北农业学报.2016,(08)
[9]马耕;张盼盼;王晨阳;刘卫星;张美微;马冬云;谢迎新;朱云集;郭天财;.
高产小麦花后植株氮素累积、转运和产量的水氮调控效应
[J]麦类作物学报.2015,(06)
[10]张国钊;朱云集;朱慧杰;田艳云;秦一凡;王晨阳;.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J]西北农业学报.2015,(09)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2篇
[1]朱云集;郭天财;王振峰;王小明;王晨阳;王永华;.
超高产冬小麦产量形成特征与动态模式
[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11-01
[2]张美微;王晨阳;郭天财;马冬云;朱云集;.
施氮量对冬小麦蛋白质品质和面粉色泽的影响
[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11-01
更多
研究方向相近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
胡廷积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忠孝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更多
合作过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段增强
河南农业大学
2
杨青华
河南农业大学
1
史晓江
河南农业大学
1
贺德先
河南农业大学
1
任介新
河南农业大学
1
张均
河南农业大学
1
崔志青
河南农业大学
1
郭天财
河南农业大学
11
马冬云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张学林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朱云集
河南农业大学
11
王永华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更多
该学者文献引用过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马传喜
安徽农业大学
2
吴兆苏
南京农业大学
2
武光夔
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
5
王世敬
宁夏农学院
5
黄瑞恒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
11
李晋生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
11
史吉平
河北农业大学
3
廖祥政
河南省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
8
雷体文
河南省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
8
廖先静
河南省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
8
郜俊红
河南省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
8
刘安民
山东省龙口市农业技术推广...
2
更多
引用过该学者文献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田纪春
山东农业大学
4
董海滨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
2
王根松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
2
赵新西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
2
胡琳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
2
许为钢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
2
丁兆堂
山东农业大学
4
聂俊华
山东农业大学
3
张丙乾
山东农业大学
4
刘秀梅
山东农业大学
3
李竹林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
王庆仁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
3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