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远
【姓名】 任远
【职称】 教授;
【研究领域】 中药学;中医学;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中药药效与毒理学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红芪多糖,肺心康胶囊,壮肾排毒胶囊,T淋巴,氢化可的松,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哮喘方,药效分析,模型小鼠,抗菌消炎片,免疫抑制,中药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慢性肾,气管平滑肌,对照观...
【工作单位】 甘肃中医学院
【曾工作单位】 甘肃中医学院;
【所在地域】 甘肃兰州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1/196 64 130 11 2548 6877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99篇
[1]宁艳梅;完玛草;谢敏;王瑞琼;吴溪玮;张金保;任远;吴国泰;吴冰;马欣;.基于鼻黏膜屏障探讨中医“芳香辟秽”理论的“物质-效应”机制[J]中草药.2025,(05)
[2]段海婧;宁艳梅;吴国泰;臧凯宏;杜丽东;任远;.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的网络构建及可视化分析[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3,(10)
[3]赵沙沙;何海;王姿杨;邢耀莹;任远;邵晶;.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作用机制及其“构-效-量”关系[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4,(02)
[4]杜丽东;王颖;赵冠宇;邵晶;任远;仇正英;吴国泰;辛蕊华;.基于P38 MAPK信号通路探讨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修复的作用机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4,(09)
[5]宁艳梅;任远;吴国泰;王瑞琼;段海婧;张金保;吴平安;窦翰辰;王蕊;.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鳖血柴胡“清肝退热”作用的“物质-效应”机制[J]中草药.2022,(24)
[6]王瑞琼;孙敏;吴国泰;王志旺;刘峰林;谢田朋;任远;.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研究探讨当归效应组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3,(01)
[7]王颖;赵冠宇;薛淑萍;吴国泰;段海婧;任远;杜丽东;.乌梅丸及其类方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3,(03)
[8]宁艳梅;任远;徐倩娟;段海婧;杜丽东;吴国泰;.基于UHPLC-Q-TOF-MS和生物信息分析探讨鳖血柴胡炮制理论的科学内涵[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3,(07)
[9]徐倩娟;曹如冰;马清林;段海婧;杜丽东;宁艳梅;任远;.基于“异病同治”探讨玉屏风散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共性作用[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2)
[10]王颖;台安宁;吴国泰;邵晶;王瑞琼;段海婧;任远;杜丽东;.网络药理学常见不同富集方法比较研究——以当归补血汤治疗贫血为例[J]中国医药导刊.2022,(04)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0篇
[1]吴国泰;杜丽东;邵晶;陈振鹤;刘峰林;任远;.不同证型便秘模型小鼠的体征比较研究[A].“中药有效性评价之关键要素——证候评价”研讨会暨《中药药理与临床》第七届编委会会议资料.2017-04-13
[2]杜丽东;吴国泰;邵晶;牛亭惠;王志旺;任远;.符合中医证候的血虚便秘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A].“中药有效性评价之关键要素——证候评价”研讨会暨《中药药理与临床》第七届编委会会议资料.2017-04-13
[3]邵晶;任远;郭玫;杜丽东;吴国泰;.煎煮形式及配伍比例对党参黄芪复方免疫调节作用及活性部位提取率的影响[A].“中药有效性评价之关键要素——证候评价”研讨会暨《中药药理与临床》第七届编委会会议资料.2017-04-13
[4]马骏;任远;王志旺;吴国泰;陈健;姜晓霞;王瑞琼;.安坤种子丸促卵泡发育和排卵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08-01
[5]王志旺;王瑞琼;郭玫;邵晶;任远;.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A].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08-14
[6]吴国泰;刘峰林;高云娟;王瑞琼;杜丽东;任远;.当归挥发油对3种平滑肌作用的初步研究[A].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08-14
[7]刘小花;蔺兴遥;梁瑾;任远;封士兰;.黄芪药材不同极性部分的指纹图谱研究[A].西北地区第七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二届色谱年会论文集.2012-07-01
[8]邵晶;吴国泰;任远;郭玫;.牛蒡子复方制剂质量标准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4-06-10
[9]吴国泰;杜丽东;景琪;刘五州;任远;.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复制与评价[A].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4-06-10
[10]曾立斌;任远;.中药鼻腔给药制剂及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10-0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