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机构馆
退出
数字图书馆首页
CNKI首页
浏览器下载
帮助
李顺来
【姓名】
李顺来
【职称】
副教授;
【研究领域】
有机化工;药学;化学;
【研究方向】
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的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合成,电子给体受体体系,CH2,O2,荧光淬灭,铜,俘精酸酐,反应机理,电子给体-受体,咪唑,缓蚀剂,发色团,环体,量子化学方法,自由基,二元分子体系,咪唑化合物,电子给体,CH_2O,短程,苯甲酸酯...
【工作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曾工作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所在地域】
北京
学术成果产出统计表
今年新增
/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
/
27
21
13
15
137
4782
文献数(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文献数)
被引频次(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被引频次)
浏览趋势(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浏览频次)
下载频次(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下载频次)
学术成果产出明细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29篇
[1]李顺来;杜洪光;李春闯;李欣华;.
大学本科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与实践
[J]四川化工.2023,(06)
[2]陈咏梅;张丽丹;李顺来;张春婷;崔猛;徐庆红;靳兰;李春闯;吕志;.
基于慕课建设“大学化学实验”国家级一流课程
[J]大学化学.2024,(07)
[3]李顺来;徐芳明;黄衍均;杜洪光;.
新型腺嘌呤类化合物的抗血小板凝集3D-QSAR研究
[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8,(08)
[4]李顺来;李秀秀;任朝瑞;杜洪光;.
巴氟替尼中间体(R)-3-二甲氨基吡咯烷的合成
[J]合成化学.2019,(05)
[5]李顺来;陆成虎;杜洪光;.
一类新型6-烷氨基-2-烷硫基嘌呤核苷衍生物抗血小板凝集的3D-QSAR研究
[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4)
[6]王子健;李顺来;于明武;骆媛;王帅;王永安;杜洪光;.
6-烷氨基-2-乙硫基嘌呤核苷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J]有机化学.2015,(10)
[7]魏永吉;李顺来;于明武;杜洪光;.
6-取代氨基-2-烷硫基腺苷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凝聚活性
[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11)
[8]李顺来;孙墨林;何茂芋;杜洪光;.
一类伊马替尼衍生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模式的理论研究
[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3,(04)
[9]李顺来;汪阿鹏;王新磊;杜洪光;.
合成3-羟基-2-(4-吡啶基)-1H-茚-1-酮的工艺改进
[J]合成化学.2013,(03)
[10]邓聪迩;李顺来;刘祥伟;杜洪光;.
6-烷氧基-2-丙硫基-8-氮杂嘌呤核苷的合成及抗血小板凝聚活性评价
[J]有机化学.2013,(08)
更多
研究方向相近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
徐强
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周峰岩
山东省枣庄师范专科学校
魏永刚
中国协和医学院
刘九雨
中国协和医学院
郝成君
河南平顶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开湘
中国协和医学院
刘登才
中国农业大学
赖宜生
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涛
东北制药集团东北第六制药厂
刘晔纬
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邓学梅
吉首大学
温定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第四十...
更多
合作过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郑艳
北京化工大学
2
汪凤颖
北京化工大学
3
尹文刚
山东大学
1
李宗和
北京师范大学
3
冯文林
北京化工大学
4
王清
北京化工大学
1
庞正智
北京化工大学
1
赵永生
北京化工大学
1
许慧君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1
更多
该学者文献引用过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李顺来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1
董晓阳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1
许慧君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1
于联合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1
吴世康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1
樊美公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1
汪凤颖
北京化工大学
1
冯文林
北京化工大学
1
孔繁敖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
孙亚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
苏红梅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
毛文涛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
更多
引用过该学者文献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高金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8
汪凤颖
北京化工大学
1
郑艳
北京化工大学
1
赵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8
徐春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8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