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宜红
【姓名】 彭宜红
【职称】 教授;
【研究领域】 生物学;基础医学;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研究方向】 病毒与宿主信号通路关系及抗病毒靶标的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基因群,TT病毒,基因型,TTV,全基因序列,核酸序列,变异株,股环,基因组,分子流行病学,病毒群,分型法,环状病毒,分离株,基因分型,婴儿,病毒科,感染情况,UTRPCR,聚合酶链反应,全基因,码区...
【工作单位】 北京大学
【曾工作单位】 北京大学;
【所在地域】 北京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48 22 27 7 262 652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43篇
[1]陶淇惠;邹文佳;彭宜红;.基于细胞水平的EV-D682A~(pro) T122A突变的减毒作用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24,(06)
[2]熊芮;高文轩;彭宜红;.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及其在线报告现状及发展[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4,(03)
[3]熊芮;吴勇;杨艳伟;屈哲;刘甦苏;王誉雅;马丽颖;付瑞;彭宜红;梁春南;范昌发;.IL2rg~(-/-)大鼠支持人RSV在体内的长期感染[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4,(01)
[4]邹清华;彭宜红;.肺部感染的微生物谱变迁[J]临床内科杂志.2024,(03)
[5]张鹏;邹文佳;熊芮;吴勇;范昌发;彭宜红;.肠道病毒A71型VP1-E98K突变对hSCARB2-KI小鼠致病性的影响[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23,(02)
[6]陶淇惠;邹文佳;张鹏;王誉雅;彭宜红;.联合IFN-α与U0126的抗EV-A71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21,(02)
[7]王三元;王誉雅;熊庆;陶淇惠;彭宜红;.基于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取具有精确末端的EV-A71[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20,(02)
[8]陈邦涛;王誉雅;彭宜红;.病毒靶向人Ⅰ型干扰素受体1的负调控机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02)
[9]王三元;董俊芳;彭宜红;.肠道菌群对肠道病毒感染的影响[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8,(01)
[10]邓娟;何晓燕;屠静;彭宜红;.“医学微生物学”本科实验教学中生物安全的落实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8,(03)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2篇
[1]邹清华;张浩;彭宜红;.当前形势下《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0-08-13
[2]陈卓;陈玥;田苗;黄野;彭宜红;杨振军;张礼和;.异核苷修饰的siRNA的合成与活性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2011-11-17
更多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共找到1个
[1]彭宜红;.ERK信号传导系统在病毒增殖复制中的作用研究[A].北京大学;.项目经费 18万元.2004-03-31.资助文献数 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