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义
【姓名】 张胜义
【职称】 教授;
【研究领域】 化学;材料科学;有机化工;
【研究方向】 分析化学、电化学发光分析、纳米化学、硒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杂大环,纳米硒,葡苷聚糖,修饰电极,聚邻苯二胺,低热固相反应,肝损伤,免疫性,双乙酸,N_2O,表面活性剂,软模板,表征,吲哚,小鼠,模板法,Ag/SiO_2复合纳米粒子,超声辐射,合成,褪黑素,合成...
【工作单位】 安徽大学
【曾工作单位】 安徽大学;
【所在地域】 合肥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126 54 74 26 592 2511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98篇
[1]杨俊松;赵娟娟;张胜义;.溶胶-凝胶法制备SnS/TiO_2复合薄膜及其光电性质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4)
[2]殷海霞;牛和林;张胜义;.新型复合盐Co_(0.8)Ni_(0.7)(OH)SeO_3的简易合成及电容特性(英文)[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6)
[3]韦莹;张胜义;NIU Helin;MAO Changjie;SONG Jiming;JIN Baokang;TIAN Yupeng;.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apacitance Property of Cobalt Sulfide/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2017,(01)
[4]张胜义;陈倚勤;.示波电位法在催化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水样中微量钒的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0,(01)
[5]张胜义;蒋东文;.自生电流法在催化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二元体系的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2,(03)
[6]杨俊松;毛淑玲;张胜义;.水热法合成硒化锡纳米盘及其形成机理探讨[J]人工晶体学报.2017,(07)
[7]杨俊松;魏巍;张胜义;.室温下硒化镍纳米管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
[8]杨俊松;魏巍;张胜义;.溶剂热法合成硒化锑纳米棒及其电化学性质[J]硅酸盐通报.2016,(09)
[9]王蕾;张春燕;张胜义;.Au/ZnO/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转换性质[J]化学研究.2015,(02)
[10]王蕾;张春燕;王海龙;张胜义;.基于玻碳电极的鲁米诺电化学发光分析(英文)[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5篇
[1]王家佳;殷海霞;乔雪娇;张胜义;.聚吡咯/碲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六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2016-07-01
[2]王腾;朱艺;张胜义;宋吉明;毛昌杰;金葆康;.BMT/AuNPs/Graphene/HRP生物传感器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1).2011-05-12
[3]李改;王腾;张胜义;牛和林;毛昌杰;金葆康;.CdS/Graphene/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质[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1).2011-05-12
[4]朱艺;王腾;张胜义;毛昌杰;金葆康;.CeO_2/TiO_2纳米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发光性质[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1).2011-05-12
[5]陈西宝;毛昌杰;牛和林;张胜义;.Ag@C纳米电缆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1).2011-05-12
[6]张胜义;韦罗云;刘双增;赵永凤;.KBrO_3示波电位滴定法测定青霉素[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1989-05-18
[7]杨捷;张胜义;.论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A].2008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2008-11-29
[8]张胜义;金葆康;.理化检验的发展历史及社会作用[A].2008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2008-11-29
[9]柯锐;张晓梅;王蕾;张春燕;张胜义;.基于氧化石墨烯/聚吡咯/CdSe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2014-08-04
[10]张胜义;.高端制造业——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力军[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2014-06-14
更多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共找到1个
[1]张胜义;.硒化银铜类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发光分析研究[A].安徽大学;.项目经费 35万元.2008-03-20.资助文献数 2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