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素妲,杨玉龙,邵华宙,张开镐,李玉林,陈冀胜.4-甲氧羰基芬太尼非芳基类似物的合成及镇痛作用[J]药学学报.1993,(03)
|
[2]胡建国,李玉林,陈冀胜.4-取代芬太尼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构效关系[J]药学学报.1987,(11)
|
[3]丁晓琴,陈常英,李玉林,陈冀胜,罗宇,来鲁华,徐筱杰.μ-芋螺毒素及其类似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6,(06)
|
[4]唐洪春,黄道孝,李玉林,杜乔宝,连洪寿,陈冀胜.鱼腥藻毒素类似物的合成研究[J]化学学报.1994,(03)
|
[5]连洪寿,丁晓琴,陈常英,李玉林,陈冀胜,罗宇,徐筱杰.某些海生毒素(TTX、STX)对钠离子通道的作用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4,(02)
|
[6]陈常英;李玉林;陈冀胜;任镜清;.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分子静电势研究[J]化学学报.1990,(07)
|
[7]陈常英,李玉林,连洪寿,陈冀胜.芬太尼类化合物中4-取代基作用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0,(01)
|
[8]李玉林,连洪寿,胡建国,陈常英,陈冀胜,徐筱杰,关玥,罗宇,唐有祺.芬太尼类化合物与阿片受体相互作用的构象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1989,(06)
|
[9]陈常英;李玉林;陈冀胜;.4-取代Fentanyl类化合物电子结构及构效关系研究[J]化学学报.1988,(08)
|
[10]陈冀胜;.化学灾害与医学救援[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2,(03)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