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芬,李莹辉,聂捷琳,毕蕾,黄增明,谭映军,熊江辉.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三维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4,(02)
|
[2]王春艳,李莹辉,熊江辉,谭映军,聂捷琳,刘学勇.SPR生物传感器在生命科学及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J]空间科学学报.2005,(03)
|
[3]张晓铀,汪恭质,丁柏,李莹辉,谭映军.模拟失重对成骨样细胞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0,(01)
|
[4]于建茹,谭映军,李莹辉.利用实时时钟X1203开启单片机系统[J]电测与仪表.2001,(10)
|
[5]谭映军,袁修干,芮嘉白,于建茹.细胞培养装置及其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05)
|
[6]李莹辉,丁柏,汪恭质,岳敬,谭映军.重力因素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影响作用[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02)
|
[7]谭映军.空间生物反应器的增氧技术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01)
|
[8]丁柏,汪恭质,张晓铀,岳茗,曾育章,谭映军.模拟失重和超重刺激对体外培养成骨瘤细胞分裂、增殖影响的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02)
|
[9]谭映军,汪恭质.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空间应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03)
|
[10]张晓铀,汪恭质,丁柏,岳茗,谭映军.模拟失重和辐射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代谢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04)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