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铢
【姓名】 李德铢
【职称】 研究员;
【研究领域】 生物学;农艺学;林业;
【研究方向】 整个项目的实施
【发表文献关键词】 五针白皮松,槭属,保护,分支分析,遗传多样性,适应性进化,金钱槭,相对速率检验,亚居群,槭树科,梅花,RAPD,新异名,麻竹,形态性状,被子植物,草属,似然比检验,MADS盒基因,性状,广义形态学性状...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曾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
【所在地域】 昆明
今年新增/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117 54 52 15 3215 3024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71篇
[1]李拓径;李洪涛;李德铢;.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J]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18,(01)
[2]鲁兆莉;覃海宁;金效华;张志翔;杨庆文;洪德元;李德铢;李开凡;袁良琛;周志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调整的必要性、原则和程序[J]生物多样性.2021,(12)
[3]李德铢;.《云南植物研究》和《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三十七年之一瞥[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5,(06)
[4]杨汉奇;李德铢;.中国竹亚科空竹属的整理[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5,(05)
[5]骆洋;李德铢;.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和修订版)全面完成[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3,(06)
[6]王雨华;李德铢;.国家战略种质资源保藏与创新系统的e-Science环境[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09,(02)
[7]吕春朝;彭华;李德铢;.吴征镒院士生平[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3,(04)
[8]骆洋;李德铢;.我国学者建立被子植物一个新科-节蒴木科Borthwickiaceae[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2,(04)
[9]李德铢;杨湘云;Hugh W.Pritchard;.种质资源保护中的问题与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05)
[10]李德铢;杨湘云;王雨华;蔡杰;.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05)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0篇
[1]陆露;王红;李德铢;.被子植物花粉形态演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10-11
[2]李德铢;.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战略问题[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08-10
[3]孟少武;李德铢;梁汉兴;.论5.8S DNA序列的系统学价值[A].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0-11-01
[4]高连明;李德铢;.有鳞杜鹃花的分子系统学[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2003-06-30
[5]田欣;李德铢;.槭树科的分子系统学[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2003-06-30
[6]薛春迎;李德铢;.黄秦艽属的胚胎学及其系统学意义[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2003-06-30
[7]张志勇;陈永燕;李德铢;.极度濒危植物五针白皮松的遗传多样性[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2003-06-30
[8]陈永燕;张光楚;李德铢;田波;.麻竹组培苗开花的诱导及其花cDNA文库的构建[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2003-06-30
[9]卢金梅;李德铢;成晓;.贯众属(鳞毛蕨科)的系统学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5-03-01
[10]田波;陈永燕;李德铢;.麻竹组培苗开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5-03-01
更多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共找到3个
[1]李德铢;.竹亚科青篱竹属群的系统学研究[A].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项目经费 30万元.2007-03-31.资助文献数 0
[2]李德铢;.半夏属的系统学与分子地理学研究[A].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项目经费 20万元.2001-03-31.资助文献数 0
[3]李德铢;.生命之树共生固氮植物支系重要类群的起源、分化和环境制约[A].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项目经费 170万元.2008-03-20.资助文献数 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