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机构馆
退出
数字图书馆首页
CNKI首页
浏览器下载
帮助
谢锦升
【姓名】
谢锦升
【职称】
教授;
【研究领域】
林业;农业基础科学;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研究方向】
生态恢复与碳循环方面的研究
【发表文献关键词】
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根系呼吸,格氏栲,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天然林,杉木林,皆伐,土壤呼吸速率,呼吸速率,季节动态,林木根系,根源有机C,CO2浓度升高,C吸存,共生菌,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
【工作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曾工作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林学院;
【所在地域】
福州
学术成果产出统计表
今年新增
/文献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基金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0
/
121
94
106
17
4871
46723
文献数(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文献数)
被引频次(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被引频次)
浏览趋势(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浏览频次)
下载频次(该学者统计年度当年发文总下载频次)
学术成果产出明细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21篇
[1]苏浩浩;黄桥明;邓翠;吕茂奎;谢锦升;.
退化马尾松林恢复过程中芒萁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周转的影响
[J]水土保持学报.2023,(03)
[2]姜永孟;张世良;吕茂奎;熊小玲;李佳玉;曹安妮;谢锦升;.
去除外生菌根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02)
[3]熊小玲;任寅榜;吕茂奎;李晓杰;聂阳意;谢锦升;.
武夷山不同海拔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布特征
[J]水土保持研究.2022,(04)
[4]宋鸽;李晓杰;王全成;吕茂奎;谢锦升;贺纪正;郑勇;.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碳源利用能力对模拟氮沉降和干旱的响应
[J]应用生态学报.2022,(09)
[5]李佳玉;吕茂奎;李晓杰;姜永孟;谢锦升;.
水分对武夷山草甸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
[J]应用生态学报.2021,(04)
[6]陈郑洪;阮超越;程芳花;曹聪;吕茂奎;谢锦升;.
连栽杉木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土壤性质的关系
[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04)
[7]阮超越;刘小飞;吕茂奎;李晓杰;付作琴;任寅榜;黄俊;谢锦升;.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添加与去除对土壤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土壤学报.2020,(04)
[8]曹聪;阮超越;任寅榜;张世良;熊小玲;李晓杰;吕茂奎;谢锦升;.
模拟增温对武夷山不同海拔森林表层土壤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生态学报.2020,(15)
[9]黄桥明;吕茂奎;聂阳意;任寅榜;熊小玲;谢锦升;.
武夷山不同海拔森林表层土壤轻组有机质特征
[J]生态学报.2020,(17)
[10]邓翠;吕茂奎;曾敏;张康靖;张浩;谢锦升;.
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J]土壤学报.2019,(01)
更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篇
[1]谢锦升.
生态恢复过程中碳贮存、能量及养分循环的变化
[D].福建农林大学.2002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1篇
[1]曾宏达;陈光水;杨玉盛;谢锦升;李熙波;沈华东;.
不同尺度下森林土壤特性空间变异与取样策略
[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7-11-01
更多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产出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共找到2个
[1]谢锦升.
有氧环境下中亚热带森林植物能否排放甲烷?
[A].福建师范大学.项目经费 29万元.2009-03-20.资助文献数
0
篇
[2]谢锦升.
侵蚀退化红壤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固碳机制的演变
[A].福建师范大学.项目经费 5万元.2010-11-10.资助文献数
0
篇
更多
研究方向相近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
廖允诚
西北农业大学
程慎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陶树望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院
更多
合作过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王义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
陈光水
福建师范大学
1
杨玉盛
福建师范大学
1
杨少红
福建农林大学
2
钟羡芳
福建师范大学
1
岳永杰
福建农林大学
2
杨玉盛
福建师范大学
54
李凤
南昌工程学院
2
黄荣珍
南昌工程学院
2
岳永杰
北京林业大学
1
陈光水
福建师范大学
13
何宗明
福建林学院
18
更多
该学者文献引用过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陈其珊
福建省南安市水土保持办公...
2
杨玉盛
福建师范大学
29
陈光水
福建农林大学
16
刘灿洪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
2
陈光水
福建师范大学
6
何宗明
福建林学院
8
蒋宗垲
福建农林大学
2
郭剑芬
福建农林大学
9
谢春华
北京林业大学
12
关文彬
北京林业大学
12
程根伟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
12
吴建安
北京林业大学
12
更多
引用过该学者文献的学者
(学者,学者单位,篇数)
包维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8
王政权
东北林业大学
4
林益明
厦门大学
9
余新晓
北京林业大学
7
韩士杰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
5
陈光水
福建农林大学
9
陈光水
福建师范大学
6
李贤伟
四川农业大学
5
杨玉盛
福建师范大学
14
卢昌义
厦门大学
9
何宗明
福建林学院
8
鲍文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8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