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宓鹤鸣;郭澄;宋洪涛;郭良君;乔智胜;张芝玉;苏中武;郑汉臣;李承祐;.三种菟丝子补肾壮阳作用的比较[J]中草药.1991,(12)
|
[2]郭美丽,张芝玉,张汉明,苏中武.不同产地红花药材的质量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00,(08)
|
[3]郭美丽,张汉明,张芝玉,苏中武.红花种质资源优化研究(摘要)[J]药学实践杂志.2000,(05)
|
[4]王国权,庞素秋,张汉明,乔传卓,张芝玉.三种夏枯草的抗内毒素作用实验研究[J]南京部队医药.2002,(02)
|
[5]郭美丽,张汉明,张芝玉,苏中武.不同栽培居群红花的活血化瘀作用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01)
|
[6]郭美丽,张芝玉,张汉明,苏中武.不同栽培居群红花各器官的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含量[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07)
|
[7]郭美丽,张芝玉,张汉明,苏中武.采收期和加工方法对红花质量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08)
|
[8]郭美丽,张芝玉,张汉明,苏中武.红花干物质和化学成分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J]中草药.1999,(02)
|
[9]郭美丽,付立波,张芝玉,张汉明,苏中武.UV,HPLC测定红花中黄色素、多糖和腺苷的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1999,(08)
|
[10]郭美丽,张芝玉,张汉明,李红方,苏中武.不同栽培居群红花的孢粉特征、同工酶谱及化学成分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1999,(11)
|
更多
|